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 
【师生连心桥】一朝沐杏雨 一世师生情——优秀学生作品选摘(壹)
2024-10-30 08:39 作者:张振峰 编辑:王建文    (点击: )



编者按:


当我们踏进陌生的校园时,是老师带着我们开启新的阶段;当我们取得进步时,是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喜悦、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当我们迷茫时,是老师耐心倾听、引导我们找到方向、给予我们信心与布望;在我们毕业时,是老师满怀期待地送上祝福,鼓励我们追寻梦想、勇敢迈向未来。

为了畅通英杰师生的情感表达,学校特开通师生连心桥栏目,鼓励全体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共叙师生情谊、定格温暖瞬间,让英杰故事激励英杰人不断坚守初心、耕耘未来、收获幸福。



根扎牢了,树就稳了

192班毕业生 梁博


梁博同学近照



已经忘了第一次见“东哥”(同学们对王志东老师的爱称)是什么时候,只记得他当时个子矮矮的但活蹦乱跳,穿着一条超级宽松的习武裤,本就不长的腿显的更短了,上身是一件黑色紧身短袖,这一套衣服也就是我初中余下两年对他的全部印象。他爱开玩笑更爱自己大笑,一笑起来小眼睛就不见踪影了,我就看着他忽闪忽闪着的几根睫毛试图定位他眼睛的位置。俨然不同于其他体育老师的不苟言笑,而那时的我也以为我能继续在体育课浑水摸鱼下去。也继续捍卫我一千米六分钟的丰功伟绩。

我们是东哥教育事业的第一批“小白鼠”,初出茅庐的他体育课的形式也打破常规,各种花式训练突然让我这个立志此生与体育水火不容的人竟然似乎不抵触体育训练。但是再花哨的训练终究还是要在长跑上见分晓,毫不夸张的说我初中时代最大的焦虑就是每周的一千米测试,以至于现在即将读博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测试还是心有余悸。我讨厌跑步,刚开始是因为讨厌跑完步之后身上都是汗水的黏腻,到后来转变为了讨厌所有人都认为梁博一定是跑步的最后一名。所以在东哥出现之前每一次的一千米测试我都是最后一名,而且是跑六分钟的最后一名。我一度认为当时中考体育成绩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初见东哥,我也根本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矮矮胖胖毫无经验的玩笑哥后来会有如此大的能量。

不同于千篇一律的“一直跑圈”战术,东哥他另辟蹊径来攻破我心理防线,他相信我可以跑满分同时也努力让我相信自己能跑满分。当时跑步的土操场还没有翻新,尤其是夏天,每次的一千米测试总是黄土漫天,漫天黄沙里即使摩肩接踵也看不清彼此的脸。我虽然还是最后一名,但是每次东哥都在土操场的终点等我,一直呼喊我的名字,从一开始倒数第二名的黄沙已经尘埃落定我还没有到终点到最后我和倒数第二名共同弥漫在同一片黄沙中,我一点点进步。他每次都在等我。

体考前的最后一次测试,我仍然没有跑进去四分钟。我大抵也是跑不进去了。东哥仍然觉得我能跑进去,告诉我这是应该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一千米跑步了,甚至开玩笑说跑到最后被担架抬出来才是真正的尽力。我当时还真的以为是最后一次跑一千米(后来发现地大每学期有2400m测试),还记得那天我穿着橘色的考试马甲,太阳其实也没有那么晒,可是我浑身都是汗,尤其是最后半圈,我太恍惚了,恍惚到我甚至不知道江阴体考考场旁山堆堆上传来的东哥的加油声是真实的还是梦幻的。我只知道最后恍惚到终点线我真的倒下了,最后也是真的被担架抬了出去,但是也是真的跑进去四分钟了。

他确实像一头猛虎,敢冲敢干敢尝试。打台球、调酒、开武馆、体育老师、搞德育。这些根本不沾边的圈子他都去了。越长大越觉得逃脱自己的舒适圈是很难的,我甚至不敢逃出读书的舒适圈去社交和工作。身上的白衫越缝越长,慢慢的就脱不下了。而他一直穿着超宽松的习武裤,即使装了那么多还是有空间再看其他的世界。

有限度的无数次重复其实是有上限的,但是潜力的激发是没有天花板的,但是后者更冒险且激进。十三四岁的自己是没有任何认知判断的,听从和执行是我唯一会做的。感谢当时有正确的指令发送,我才会运行出最好的结果。而当二十岁之后再回过头来审视当时,才发现自己是无比幸运。

当时戏谑道“从后瓦到了上安”,现在再看在英杰的这六年是我整个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真的在立德树人。也许雷厉风行、也许春风化雨,不同的教学风格包裹着的都是想教会学生做人的赤忱的心。初高中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老师拿笔描出什么轮廓,接下来的人生大抵就定了。我的这张白纸被英杰的每一位老师接力绘制,现在黑白的轮廓上我自己在涂着斑斓的色彩。根扎牢了,树再长几百年也是稳的。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93班 冯晏娇


冯晏娇同学和刘瑛老师


轻轻地,您像人间的四月天一样,走进了我的世界,从此,我的每一天都温暖如春。

初见您,犹如一缕轻风,温柔动人。光滑的低马尾,是您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的体现;厚厚的眼镜片下,是一双透露着坚定眼神的眼睛,但眼神深处又不乏如母亲注视孩童般的柔情。屹立于三尺讲台,半个身躯已然被挡在桌后,但在我心中却如巨人般高大。丹唇微启,您缓缓地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刘瑛……”那一刻,我心中一粒种子悄然种下。

接受您的教导,犹如碧草丛生,热烈而蓬勃。众多书法作品中,大多都是隽秀俊美的汉字,唯有我稚嫩的字迹显得格格不入。我自卑至极,想要从此收起自己的锋芒。可是,跨越数米,您向我投来激励的目光。您那双能够洞察秋色的眼睛察觉出了我的不自信,于是,您平日里严厉的目光中闪出几道光亮,与我的眼神交汇,眉眼弯弯,暗含笑意,似乎在鼓励我要坚持下去,做出改变。坚定而带有欣慰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这位同学的字迹变化很大,值得表扬……”那一刻,我心中的花骨朵悄然绽放。

接触两年,犹如四月的春雨,滋润贫瘠的心田。腊月的天气寒冷至极,北风猛烈呼啸,飞雪纷纷扬扬。您从家里带来几袋牛奶,一一塞入我们手里,不曾想,竟是我们住校生日思夜想的热牛奶。您为我们穿上厚校服,拉上拉链,戴好帽子,然后将您那双并不大但仍留有热牛奶的余温的手放在我们的脑袋上,轻轻摩挲我们的头。室内是温暖的,动作是轻柔的,眼神是温柔的,牛奶是滚烫的。许是住校生平日里感受到太少的母爱,不知何时泪水已浸满眼眶。一袋热腾腾的牛奶下肚,暖意顿时袭卷全身,全然不觉冬日的严寒。低柔的声音在耳畔萦绕:“外面天冷,注意保暖,回到宿舍早点休息……”那一刻,我心中繁花似锦,芬芳馥郁。

刘瑛老师,你是语文的使者,在三尺讲台激扬文字;你是人民的教师,在祖国大地培养优秀学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我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几十载辛劳付出,唯有桃李天下配得上您这不平凡的一生。诚挚祝愿门墙桃李,芳名永传。



那个让我无法忘记的人

300班  张灏


张灏同学和武红平老师


长发披肩,时常一身通勤装,顶着一副厚眼镜,臂弯夹几本教科书,走路带风,办事利落。她,是我的班主任,那个让我无法忘记的人——武老师。

乍一看,她负责理智,做事毫不拖泥带水的性格如同她所教的学科一样,客观理性。但是,就是在这样一幅典型的严厉教导主任风格之下,却藏着一颗柔软的心,像水一样,只需一滴,便可以湿润我 干涸的心田。  

那是一个凛冽的冬日,我独自走在前往教室的路上。耳边是无止息的吹刮着的寒风所发出的刺耳声音,脚下是经历无数个日夜而堆积起来的积雪。但我无心欣赏,只是继续向前走去。走到教室,来不及享受那温暖的感觉,就又坐在了冰冷的书桌旁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不久我蜷缩在座位上,寒冷的感觉随血液流至全身,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向外冒出,眼前的一切变得模糊了。这时,她,那个瘦小的身影从眼前走过,她走到我身旁,用手抚摸着我那汗珠密布的额头。“走。”一个生硬的字传入耳中,两人走入了白色的世界。最后停在了那间小小的医务室里。她在门外焦急地等待,那急促的跺脚声音,通过那一扇木门传入,它是那么生硬,冰冷。片刻之后,我走出那扇门,再次跟随她回到教室,伴随着心湖中久久不能平息的涟漪。

一早上的课程快速地结束了,早晨身体上的痛苦有所缓解,但心中却仍未平息。她那张严肃的面孔仍充斥在脑海中,让我久久无法安心。“叮——”一声清脆的下课铃 声想起,让同学们瞬间活跃起来。但我却默默地低下头收拾书本。走出教室,一个矮小的身影映入眼帘,是她,那个让我无法忘却的人。在她的脸上是一如既往的严肃。“你感觉好些了吗?”,这一句温柔的话语,从那张严肃地脸上传出。我自觉地点了点头,但心中却已汹涌,徘徊在身边一早上的愧疚感一扫而过,只留下了无尽的温暖。阳光从窗间流入,照在她身上,显现出她后脖颈上密密麻麻的汗珠。

那一刻她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她仿佛成为世界的焦点,从她身上散发出的责任与担当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心田,充盈了那段平淡清冷的岁月。



您如一缕春风

293班 刘博文


刘博文同学和郭艳红老师


——亲爱的郭艳红老师,宛如一缕春风,让我心头碧波荡漾。

初遇时的一场风,吹来了喜悦的相逢。朝阳透过窗户,泻进几抹晨曦,在课桌上晕散成团团碎影,泛着微黄。细碎的私语充斥着空气,同学们猜测着历史老师的模样。此时,您走入教室,步履款款,笑意绵绵。短发,略矮,体态雍容,这便是我对您的第一印象。“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历史老师。因为之前一直带初三,所以同学们都开玩笑说,他们都毕业了,而我一直留级……”您独特的嗓音在我们的耳畔跃动,教室里一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

相知后的一场风,吹弯了花儿的腰。“什么是历史?你今早上吃了个馍馍,这算历史吗?”您笑着说,我们也笑了。风趣的问答间,历史的概念刻进我们的脑海。“北宋的城市格局,一句话概括,就是‘一条街,两排树,到处都是小卖部。’”您笑着说,我们也莞尔。诙谐的讲述中,一个个历史知识我们铭记心间。自习课上,若有同学做错了习题,总能听到您一句“哎呀好我的孩了”;若有同学说了无关课堂的题外话,您“不要胡咧咧”的口头禅总会在教室回荡。欢笑,是您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每当困了、累了、学不动了,一节历史课,便是最好的疗方。

时光里的一场风,留下了永恒的暖阳。咳嗽发烧时,有您,贴心地询问我的病状,为我推荐诊疗大夫与药店;考试失利时,有您,责备的话语里淌着亲切的涓流,鼓励的言词消融了心的寒霜;学习遇迷途时,有您,一课一课督促背诵,耐心答疑解惑,补充答题技巧……您教会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事物的表象背后都有其底层逻辑;您教会我,当代中国的成就源于一代代人的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变的底色;您教会我,学习是一场漫长的旅途,要调整自己的节奏从容面对挑战;您教会我尊重、感恩、自信、谦逊……我的成长路上,离不开您的助力。

郭老师,感谢有您。您是一缕和煦的春风,带来了人间的四月天。两载相伴,流年静美;今岁光华,绚烂如故。您的殷殷教诲,我定烙印心头,永不褪色;待六月云散花开时,我定不负您的期冀,一麾山海入长安!



1 征稿启示


【栏目1】师生连心桥

征稿主题:记录英杰师生之间的温暖瞬间,传递教育力量,凸显育人成果。

征稿对象:英杰中学全体在校师生、往届毕业生。


【栏目2】家校同心圆


征稿主题:收集和展现家长朋友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心得经验,不断促进我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能力,提升我校综合教育教学水平。

征稿对象:英杰中学全体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


【来稿要求】


要求内容具实、积极健康,来稿发送至邮箱yjzxck@1 6 3 .com。请一并发送与稿件内容相吻合的配图2-3(可以是学生照片、师生合照或亲子合照)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滨河北东路42号

邮政编码:033000 033001

联系电话:0358-2238935 0358-2238927

版权所有:吕梁学院附属英杰中学